足迹
地表最强九千岁境界划分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一百六十六章 出大事了!(第1页)

听闻了杨贵妃的死讯后,陈向北匆匆回到华清宫。然而李贵妃也已得知了这个消息,但她脸上还是忍不住露出怜悯。"想不到会这么快。"只见她走到柜子前,取出昨日杨贵妃交给她的匣盒,尝试打开,但上面出现了奇怪的符箓痕迹,就像一把怪力枷锁,将匣盒牢牢锁住。命脉锢,只有杨贵妃嫡系命脉血缘之人,以气血驱动,方可打开这只匣盒,若旁人想靠蛮力又或是其他手段强行开启,匣盒瞬间便会焚之一俱。陈向北默默站在李贵妃的身后,看着那只奇怪的匣子,开口道:"此事难道真是坤宁宫之主所为"李贵妃深深吸了口气,将匣盒放回柜子中:"本宫也很想知道真相但真有你我所想的那么简单吗"陈向北忧虑道:"可若真是皇后娘娘的手臂,我怕下一个目标会是娘娘你。""你说的未尝没有道理。"李贵妃移步到软榻上坐下,扶着鬓角,平静的脸色中裹夹着一层阴霾:"不过,本宫只答应了替杨贵妃送遗物,她的死与本宫毫无关系,在未弄清楚情况之前,切勿要引火烧身,就让该查的人去查吧,我们先观望风色再做打算也不迟。"陈向北点了点头:"娘娘所言极是。"李贵妃又吩咐道:"你先回东厂看看情况,宫中出了这等大事,陛下必然不会坐视不理,东厂定会查个水落石出,若是有什么消息,你第一时间回来禀报本宫。""喏!"陈向北行了一礼,急忙离开。再次回到东厂,议事厅处,集结了不少昼伏夜出的东厂人员,他们都在等待着上峰的安排。而上首处,除了刘世和多名执事以外,还有两名千户。曾在木如山大破山寂老僧的周慕云就在其中。另一名千户五短身材,相貌平平,四旬左右的年纪,却有两簇极其显眼的白眉,他便是四大千户之一,何顾清。尤善使用各种极刑攻心施压,曾有许多悬案的重犯,都经不住他的折磨投案认罪。三人在台上一脸肃穆地站着,像是在等着什么人的到来。不一会,一名眉心有黑痣的干瘦老太监走出,他双目如炬步履如虎,自带气场不怒而威,丝毫不像白发苍颜的老头,反而给人一种生机勃勃,逆龄年岁的感觉。正是东厂副厂公,尹平。他现身后,原本还有些杂声的议事厅立马就鸦雀无声。"见尹副厂公!"几乎是同一瞬间,议事厅内的太监异口同声。包括上首处的两名千户五名执事,无一例外地弓施礼。可见这位副厂公在东厂中是何等大人物。陈向北看了眼周遭恭敬顺从的东厂人员,也跟着喊了起来。如此豪华的阵容,可见皇帝对此事有多么重视。尹平走到一众高层的中间,其他人纷纷让出主位。"堂堂大内皇宫之中,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,你们觉得该怎么处理"尹平双手拢袖,脸上没有丝毫波动,语气间的压迫感,仿佛让整座议事厅都要凝结出寒霜。在场的千户和执事无不心惊肉跳,面面相窥不敢开口。台下的小卡拉米们更是一片死寂,纷纷眼观鼻鼻观心,不敢与尹平对视。"好,既然你们都没有想法,那就照着咱家说的去办吧。"尹平不过是循例式地问了一句,根本没打算让他们发表意见。毕竟贵妃无故暴毙这种大事,谁都不愿当出头鸟背锅。还是得让他这位副厂公出来主持大局。"祥和宫的情况怎么样"尹平又问道。刘世恭敬答道:"禀尹公公,我已安排了人把守封禁,任何闲杂人等不得靠近。"尹平点了点头,又沉声道:"你们听着,就是掘地三尺,你们也要找出杨贵妃的死因,又或是相关的线索,咱家不要听见‘没有任何发现’的说辞。""再有,抓紧筛查最近来往祥和宫的外人,将有嫌疑的带回东厂看压。""最后,让渗透南疆的东厂眼线做好准备,上奏陛下,随时接管杨氏一族的兵权,不可让杨氏一族的亲信离开南疆半步,必要时暗中出手连根拔起。"陈向北闻言,心中一颤。杨贵妃的死不明不白,担心杨氏一族起兵作乱可以理解,但如此狠厉的手段,属实让人噤若寒蝉。杨贵妃的后族先辈,曾助大周太祖建国开元,立下了泼天大功,可尹平淡淡的几句话,就要将其斩尽杀绝,谁能不怕。周慕云皱了下眉头道:"尹副厂公,杨贵妃后族毕竟是开国功臣,如此做法会不会不妥"不料尹平只是淡淡说道:"本厂公问你,东厂是什么皇权特许,先斩后奏!非常时期就得用非常方法!杨贵妃的父亲杨忠乃南疆戍边大将,朝廷亲封的征南大将军,手中握着数万大周精锐,又经营南疆多年,其实力在南疆盘根错节,且性情向来暴躁冲动,脚踏渊海境九重,离无量境不过咫尺之遥,一旦发难必定出大乱子。此事我会亲自禀报海厂公奏名皇上,周千户就无需多言了,只管照办便是。"周慕云没有去反驳,而是冷漠地说道:"尹副厂公所言极是,那此事就交由厂公处理了,咱家还有一桩悬案要追查。"随后周慕云便领着手下离开了议事厅。被周慕云当众甩脸子后,尹平脸上没有任何变化,目光却是出奇地冰冷,他看向剩下的那名千户何顾清以及身后的五名执事。"事不宜迟,去吧。"一声令下,众人分工合作,领着手下也离开了。唯独尹平看着空荡荡的议事厅,眼波阴沉,自言自语道:"贵妃无故暴毙,真是有趣,咱家倒要看看,是谁这般大胆。"陈向北跟随者人潮离开,路上恰好碰上了小杨子。作为刘世的手下,两人很快就找到了组织。刘世很快就给其他手下安排了任务,随即目光又落在了陈向北和小杨子身上。"你俩来得正好,随咱家去祥和宫走一趟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