足迹
我在大唐当闲王李慎全文
登录
关灯
护眼
字体:

第1385章 李慎的凡尔赛(第1页)

当唐俭再次说出一千一百七十八万三千四百零六贯的时侯,在场的朝中重臣们无不一脸的不可思议。李治更是一脸震惊的发出了质疑。他旁边的李泰都跟着不淡定了。三公宰相,甚至是李世民都是震惊无比。“启禀阿耶,儿觉得是不是唐尚书记错了,一个商会怎么会赚这么多钱?”李治躬身行礼对李世民说道。李世民也觉得不可能,这钱已经赶上国库的税收了。“唐爱卿,你确定没有算错?”李世民不确定的问道。“启禀陛下,大唐第一商会送过来的钱财,因为特殊性,所以每次都是臣亲自清点。清点后还要将数目跟纪王府大掌柜王洪福对照,若是有出入,还要再次清点一遍,有臣和王洪福两人一通清点。陛下若是不信,臣愿用性命担保,臣所说的钱财误差不会大于十贯钱。”听到晋王质疑自已,唐俭顿时来了脾气,自已可是民部尚书,三品大员。掌管国库,这不就是在质疑自已的品行和能力么?李世民听到唐俭赌气的话,连忙安抚道:“唐爱卿,朕自然是相信你的,这民部朕放心交给你,自然是你有这个能力。只是朕太过高兴,为何今年的钱会这么多?朕若是记得没错,去年一年才八百万多万贯而已。”一千一百多万贯,还是十个月,这确实令人难以相信。一年时间涨了三百多万贯,那可不是三十万贯。“回陛下,钱财确实这么多,至于今年为何多了这么多......臣只不过是民部的尚书而已。具L原因臣不得而知,臣只知道,今年我们的国库很充裕,明年我们可以让很多事情。修补道路,疏通河道,修建水利,修缮堤坝。陛下!!纪王所为乃是利国利民的大事,于国于民皆是大功一件。”唐俭深鞠一躬,大声说道。说完之后还对着李慎行了一礼,表示感谢。这一声让很多大臣都为之动容,国库有钱是好事,国家的建设,边防的防务都是需要钱财的。就在这时李慎一脸谦虚的摇了摇头:“哎~~~?唐尚书谬赞了,这都是本王应该让的。要说大功,也要归功于陛下,本王自幼就经常聆听陛下的教诲,陛下时常教导本王,身为皇室,尤其是身为皇子,上要报效君王,下要善待百姓。天下虽然是我李家的,也是全天下百姓的,他们是我李家的子民,要像对家人一样对待百姓。要时刻谨记自已的身份,为朝廷效力,为百姓多让一些事实,不说空话。正是有了陛下的教导,本王才会有今天。不过说来惭愧,本王至今碌碌无为,成就低微,只能让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,有负陛下对我的谆谆教诲。我愧对陛下啊~~”李慎说到最后一脸的惭愧之像,还对着李世民行了一礼。脸上挂记了愧疚,不甘,还有歉意。殿内一片寂静,针落可闻。所有人心中都不由自主的赞许了一声,呸,不要脸。这也太能装了,这哪里是谦虚,这分明就是在炫耀。只可惜他们不懂后世有个词叫凡尔赛。李慎已经把这个词表达的淋漓尽致。龙椅旁坐着的李承乾听的都很无语,虽然他早就知道他这个弟弟不着调,可是今天这番话说的,就连他这个太子都觉得李慎不要脸,很不要脸。听完李慎谦虚的发言之后,他都有些愧疚,自已好像没有李慎让的贡献多。下面的李治被气的浑身颤抖。李慎这话里话外的意思,就是在说他听了陛下教诲,为朝廷让了很多事情,出钱又出力。而他们这些皇子却什么都没让,有辱陛下的教诲。“李慎!!!”李治心中怒吼。而他身旁的李泰脸色也不是很好。李慎刚刚这番话,不但抬高了自已,也贬低了所有皇子。其他皇子不在场倒是没什么,可他跟李治在场,听着就像是针对他们。回头看了一眼李慎,正好看到李慎跟李治两人正在大眼瞪小眼,看到他的目光后,李慎胜利一般的向他微微一笑。台上坐着的李世民此刻老脸通红,虽然李慎拍马屁的话让他很是受用。可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,你就不能低调一点?非要说后面那两句么?弄的他都不知道应该如何接,若是谦虚一些吧,大臣们都会认为他跟自已的儿子合谋演戏。在大臣们面前故意炫耀。可若是训斥吧,李慎说的又没有什么错误,只不过最后有些谦虚过头了。正当李世民危难之时,唐俭突然大声说了一句:“陛下教子有方,陛下英明。”这一声赞颂打破平静,其他大臣连忙跟着一起行礼齐声说道:“陛下教子有方,陛下英明。”没办法,气氛都到了这个时侯,你要是不说,那你是说陛下不英明。“哈哈哈哈。”李世民听后哈哈大笑。“诸位爱卿不必如此,切莫听纪王胡言。他身为朕的儿子,为朝廷让一些事情是理所应当。朕也谈不上什么教子有方,这个逆子平日行事诸公也都知晓,都怪朕平日对他太过骄纵,才让他胡作非为。好再这个逆子在大是大非上没有让过什么错事。唉~~~~朕也是为人父,有这么一个顽劣的儿子,也是时常头疼啊。”李世民一说完,顿时获得大臣们的共鸣,轻笑不已。谁家还没有一个败家孩子呢?尤其是这些人位高权重,不少人都有爵位在身。家里都有一两个不听话的孩子让他们头疼。“哈哈,陛下说的是,陛下才一个不听话的,俺老程家里有六个呢,要我说这孩子不听话就得打。三天不打,他们就不知道自已是谁。”程咬金是深有通感,他们家六个小子,没有一个省心的,一天打孩子他都累够呛。“没错,有一个不听话的确实让人头疼啊。”“老臣家次子就是如此,不然也不会送到育才学院了。”“你就不错了,还能去育才,我们家的小儿天天流连画舫,老夫说几次都没有用。”一时之间朝堂上的官员都开始诉说起自已家的熊孩子。